亚辟猴(Apidium),又名牛骨猴,是存活于3600-3200万年前渐新世早期的灵长目。亚辟猴的化石在埃及的法尤姆非常常见,其下最早的A. moustafai的化石较罕有,而较迟的A. phiomense则较多。亚辟猴的学名意思是“小牛”,由于刚开始发现时以为它是一种牛的化石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亚辟猴化石包含很多肢骨、牙齿、上、下颌骨及一些头骨破片。后一种有像狨猴一样短的脸和小的犬齿,四肢适应于跳跃,是高度适应树栖的灵长类。它的下颌较深,联合部愈合,齿式是2·1·3·3。从上牙的形态看,它可能与山猿是平行进步的。在埃及法扬沉积层所发现的一些极小且精致的骨头中,有一部分就是是这类灵长类动物。它们好像是最早从洲来到这个非洲陆块的动物之一。这里已有很多不同品种居住,有的四肢已适应成擅长跳跃,而其它多半是擅长沿着树枝奔跑。它们全都以果实为食,而在这个多沼泽的森林地带,果实一定相当丰盛,但有的也吃昆虫或树叶。牛骨猴是较容易见到的灵长类之一,而且是日间行动的娇小跳跃高手。